馬車之門的門後是圓頂壁櫥間,這裡是1587年穆拉德三世執政時所建,後宮司庫在這裡辦公,契約記錄收藏在櫃子裡,並由後宮宦官首領掌管。

  後宮的宗教及其他支出、蘇丹及其家人的財政記錄在會儲藏在這裡。

  一走進來就看到滿滿整面牆的伊茲尼克磁磚,而且從頭走到尾,所見的磁磚都沒有重覆的。





浴泉殿

  浴泉殿又稱泉沙發,在1666年後宮大火後重建,大火發生在1665年。

  浴泉殿是進入後宮的前堂,由後宮宦官守衛,這裡可連接後宮、私人花園、後宮宦官清真寺及正義之塔。




  牆身是以十七世紀屈希亞的磚塊所砌,寺前的馬拒幫助蘇丹上馬,坐板則是供守衛休息,昔日這裡的噴泉正是浴泉殿名字的由來,後來被移到穆拉德三世的私人宮殿。

  左面有一座小清真寺,以十七世紀的淺綠、白及藍磚塊砌成(穆罕默德四世統治時期),設計的藝術性雖高,但完成效果卻不及前者。



  我們光是看磁磚、拍磁磚就花不少時間了,哈~





宦官庭院

  通過浴泉殿後就是宦官庭院,庭院左方是宦官們的住所,末端則是宦官首領的住所,宦官首領是宮廷裡階級排第四的要員。

  這裡還有皇子的學校,以十七至十八世紀的磚塊及鍍金的壁板的砌成,宦官庭院的盡處則是通往禁宮的主入口,左側的窄走廊則是通往宮女的住所。

  宦官住所大抵都面對著庭院,宦官庭院是禁宮的第一個庭院,宦官有時須作為守衛。

  1665年禁宮失火,於是宦官庭院的周圍進行重建,庭院的建築包括後宮宦官寐宮、宦官首領寐宮、王子的學校、蘇丹侍從的住所及哨站。






黑人宦官之室

  負責禁宮安全戒護及對外聯絡交涉的黑人宦官,是從埃及所帶回的努比亞黑人奴隸。



  禁宮宦官寐宮建於十六世紀,圍繞著庭院,高三層。

  寐宮的樓牆上刻有穆斯塔法四世、馬哈茂德二世及阿卜杜拉 • 邁吉德一世的信託契約。

  上層是新入宮宦官所用的,下層則是有行政權力的宦官專用,距此遠處有一個具紀念價值的火爐,火爐以十八世紀的屈塔希亞磚塊鞏固。

  鄰近的宦官首領寐宮則含有一個浴室、廳及睡房,皇子的學校於上層,由宦官首領主管,牆壁以十八世紀歐洲磚塊及巴洛克風格裝潢。




  禁宮在十六世紀加建新翼,禁宮的房屋及特徵是由密瑪爾 • 錫南所設計。

  禁宮以馬車之門接連第二庭院,在歷年來不斷擴展,成為一個大型建築群。

  從十五世紀建造禁宮時,直到十九世紀初都有新的建築物落成,故禁宮可以體現多年來建築風格和裝潢的變化。





禁宮主入口

  禁宮主入口把宦官庭院及蘇丹妃嬪及家人的住處分隔。

  禁宮主入口通向哨站,可連接三個禁宮的主要部分,哨站左方的門口經妃嬪通道前往妃嬪庭院;中間的門口通往太后庭院;右方的門口經黃金之道到達蘇丹的住處。




  通過入口後,這裡擺放了兩面於十八世紀製造的超大金框鏡子,我們玩起了自拍,哈~(一旁的那個土男一定想不明白我們在幹什麼吧!)



  我們拍得很投入呢!




妃嬪通道

  通往妃嬪庭院,通道上左邊的案子是讓宦官擺放碗碟用的。




妃嬪庭院

  妃嬪庭院與宦官庭院同時在十六世紀中建造。

  1665年禁宮失去後得以重建,是禁宮最細小的庭院。浴堂、洗滌噴泉、蘇丹妃嬪及宮女的寢宮都在庭院的四周,都以磚塊砌成,備有火爐。

  蘇丹妃嬪的寐宮可以俯瞰金角灣,這些建築在十六世紀後期已經存在,在前往太后住處的入口處,有十八世紀的壁畫描述山水景色,顯示宮內也受到西方影響,這裡的樓梯稱為「四十級」,樓梯通往後宮醫院及妃嬪們的各個寐宮。


  庭院因四周被建物圍繞,由外部是無法窺探到裡面的。(這就是禁宮神秘的地方啊~)




  禁宮由一連串的建築物組成,它們之間以走廊及庭院連接,在禁宮居住的每個服侍隊伍及每一階級都以一個庭院為中心劃分生活空間。

  屋子的總數量並不能確定,約在100間左右,當中只有少數幾間開放給公眾使用。


  這些屋子分別被黑人宦官、宦官首領、妃妾、太后、皇子及寵妃所據,在禁宮,除了蘇丹、皇子、黑人宦官之外,其餘的男性一律禁止進入。

  鄂圖曼帝國信奉伊斯蘭教,實行一夫多妻制,蘇丹可娶4位正室,及擁有眾多的女官與女奴隸,而這些蘇丹身旁的女人就住在禁宮裡。




  禁宮裡的伊茲尼克磁磚很有看頭,所以我拍了不少磁磚的照片。




  禁宮據稱最多時甚至超過一千人以上,整個禁宮是由蘇丹的母親掌控,總攬所有大小事務。




太后寐宮

  太后寐宮和蘇丹的私人宮殿是禁宮裡最大和最重要的部分。

  在十六世紀時,太后從舊皇宮遷至托普卡匹皇宮才始建太后寐宮,在1666~1668年因禁宮失火而進行重建。




  壁畫上的山水畫,上層房間的上色設計充滿著十八至十九世紀的西歐風格。



  太后寐宮的牆身以藍白及黃綠色磚塊組成,並以花為主題,佈置著十七世紀的伊茲尼克瓷磚。



  十八世紀進行擴建時,加建了音樂室等,但只有連畫廊的飯廳、接待室、睡房以及用作祈禱的小房間開放給公眾參觀。

  低層是妃嬪的住所,高層是太后及其女婢的,太后寐宮可經一條通道直達浴堂及蘇丹的住所。





太后庭院

  太后庭院位於後宮主入口與妃嬪通道之間。








穆拉德三世私人宮殿

  穆拉德三世私人宮殿是後宮裡最古老及保存得最好的現存建築物,其內部結構完整。



  滿是花卉的圖案以1570年代的橙色外框鑲邊,門上有一列刻有文字的磚塊,圍繞著宮殿。



  這是建築師錫南在十六世紀設計的作品,擁有後宮內第二大的圓穹,僅次於帝國大殿,殿內以藍白色及珊瑚紅的伊茲尼克磚塊鋪設。



  殿內有一個兩層高的水池,巧妙地以彩色大理石修飾,流水聲能防止竊聽,並同時提供一個舒適的氣氛。





  大壁爐。



  兩張十八世紀的綿床相當豪華。




  穆拉德3世的沙龍,由名建築師錫南設計的大圓頂房舍,內部以伊茲尼克磁磚裝飾。





蘇丹艾哈邁德一世的私人宮殿

  另一廂有兩個較小的宮殿,艾哈邁德一世私人宮殿是其中之一,以伊茲尼克磚塊鋪砌。



  櫃門、窗戶及案子都以珠質及象牙質配飾。




雙子宮(太子寢宮)

  雙子宮在十七世紀的不同時期建成,由兩個宮殿組成。



  雙子宮裡頭有兩個房間,始於穆拉德三世或艾哈邁德一世統治時期。



  天花板呈圓錐形,能讓人聯想起奧斯曼帝國早期的土耳其式帳篷。



  就如同帳篷一樣,雙子宮內並沒有固定的傢俱,地上鋪上絨氈,牆邊放置了沙發,是托普卡匹皇宮古典建築的代表作。



  雙子宮被重新翻修後,大部分的巴洛克式木製品都被移除,那些花巧的磚塊反映了十七世紀伊茲尼克窯磚的高超技術,但都已與原來的設計概念一併除去,以現代仿製品替代。




  在另一個房間裡的壁爐上放置了一頂高兜帽,已被恢復至原貌。



  旁邊的窗戶以珠質木片拼花工藝修飾,從有色玻璃窗看出去,可以看到露臺之下的花園。



  皇子在這裡生活,不與外界聯絡,故這裡又稱為「卡費斯」(鳥籠)。

  皇子及其他王子在這裡接受奧斯曼宮廷的訓練,直至成年,接著就會被送往安那托利亞的省分行政,接受國家事務的管理行政訓練。

  自十三世紀初起,禁宮對宮廷行政開始有發言權,到十八世紀,雙子宮用作皇子的私人宮殿。




  雙子宮外觀。




寵妃庭院

  寵妃庭院是禁宮的最後一個部分,在這裡可以俯視黃楊木花園。

  寵妃庭院在十八世紀進行擴建,加建官舍及寵妃寐宮。

  寵妃寐宮、黃金之道及官舍均共用一個宮殿,那是阿卜杜勒 • 哈米德一世與其妻妾居住的地方,該木製居所以洛可可風格建造。

  蘇丹寵妃在禁宮裡作為王朝永垂不朽的工具,寵妃懷孕後便會取得名號及蘇丹正式配偶的權力。



  雙子宮只有一層高,建在高臺上,創造視野開闊的環境,從外望向雙子宮則會被遮擋。



  我們與雙子宮。



  整個禁宮我們算是全參觀完畢了,花了一個多小時,往出口處走會再經過一次剛剛進來的那兩面大鏡子(進、出路線不同)。



  我忍不住又拍了一張照片,剛剛來時是站在身後的那面大鏡子拍照。




  之前做功課時,旅遊書及網友都提到,來到托普卡匹皇宮要以先參觀禁宮為優先,因為有開放時間管制及人數管制,但今天我來到禁宮後,發現根本就沒這回事,入口處除了一位工作人員在看管外,根本就沒有什麼時間、人數的管制。

  另外,旅遊書及網友也說到,參觀禁宮的人會很多,大排長龍的,所以要特別早到皇宮來排隊等入禁宮,結果我發現一樣也沒這回事。

  所以,各位不用緊張急著往禁宮跑,只要是皇宮開放的時間,禁宮一樣也是同時開放著,沒有時間、人數的限制,而且今天我來到禁宮,也發現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多遊客,大家看我拍的照片應該是看得出來的,尤其是第一張馬車之門的入口,也不見有遊客在排隊,各位就照著自己的腳步慢慢參觀就行了,不急!不急啊!






從皇宮的陽台上腑視博斯普魯斯海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生天好命養尊處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