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西部愛琴海沿海地區希臘古遺跡
日期:(一)
天數:第天
天氣:
行程:Priene Ruins布里耶內遺址
門票:TL
我們為了來布里耶內遺址而放棄搭今天一早唯一一班去博德魯姆的巴士。
布里耶內遺址不在迪迪姆,它是位在迪迪姆近郊的Aydın Söke艾登索克,離迪迪不會太遠但也不近。
通常來說都會把迪迪姆的阿波羅神殿、布里耶內及米雷考古遺址這3個景點排在一起,因為這3個景點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說遠不遠但說近也不近,旅遊書上說參加當地旅行社的旅遊團會比較方便。
因昨天我們已自己去阿波羅神殿了,接下來就剩布里耶內跟米雷這2個景點,我們也不知道要去哪裡找旅行社所以今天起床後就去找飯店的老闆,請他幫我們叫計程車。
後來,老闆說他可以請他的朋友載我們去玩,費用是1,500TL(3人,不含景點門票),印像中包車時間從11:00~16:00(太久了有點忘了)
1,500TL老實說費用不便宜啊.....
但我們也沒得選擇,不去的話我們也來不及搭巴士去博德魯姆了
都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要去布里耶內跟米雷,1,500TL說什麼都要給它花下企啦
從飯店出發一路開車印像中開滿久的,總之我們到布里耶內遺址是11:30。
售票口在這裡囉
一旁有個紀念品小攤子,我們參觀完後富貴姑有在這裡買個紀念品回家。
準備來買票囉
門票是75TL。
接著會先走這一段不長不短的石磚路。
沿路一旁的草皮上是散落一地的石塊。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石塊,這可是千年的石頭啊都是遺跡所留下來的
先大約來介紹一下布里耶內:
布里耶內是一座屬於愛奧尼亞帝國的古希臘城市,它也是愛奧尼亞聯盟的成員,該聯盟是一個由12個城市組成的聯盟,負責做出當時的重要決策,這可能被視為最早的政府形式之一。
它位於土耳其西南部Maeander曼德雷斯河以北約10公里處,距離愛琴海內陸約16 公里,其保存完好的遺跡是有關古希臘城鎮規劃資訊的主要來源,在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是最早實行都市計畫的城市,著名的棋盤規劃井然有序的羅列了東西6條、南北15條的道路,這樣的建設被認為是現代都市規劃的元祖,也展現了愛奧尼亞人的絕高技術力。
到西元前8世紀,布里耶內已成為愛奧尼亞聯盟的成員,其中央聖地Panionion帕尼翁尼翁位於該市境內,布里耶內於西元前7世紀被呂底亞的阿迪斯洗劫,但在西元前8世紀恢復繁榮。
這座城市被波斯國王居魯士的將軍佔領,並參與了幾次針對波斯人的起義,布里耶內最初位於邁安德河河口沿岸,但大約在西元前350年,居民在更遠的內陸地區在現址建造了一座新城市,新城的主神殿是亞歷山大大帝於334年落成的雅典娜波利亞斯神殿,它在羅馬人和拜占庭人的統治下繁榮起來。
這座城市在衰退後,在公元13世紀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後被廢棄,又因山陵崩塌遭到土石淹沒,直到19世紀末才被發現的遺跡,該遺址位於現代城鎮Samsun Kale薩姆松卡萊的所在地。
布里耶內就建立在薩姆松山腳下,斯特拉波提到:薩姆松充滿了野生動物,四周圍環繞著樹木。
斯特拉波他是誰呢他是一位希臘歷史學家、地理學家和哲學家,他因研究當時已知地點的移民以及哪些國家在何處定居而聞名,人們認為他與羅馬貴族有血緣關係,他出生在今天阿馬西亞省境內的一個富裕家庭,他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位地理學家。
然後轉個小彎,以為到了,沒想到等著我們的是這一段石階。
而且竟然有遊客耶好開心
啊這個石階我光看就累了.....
遺跡果然沒想像中那麼容易到啊
當我們正準備要爬石階時,司機突然主動說要幫我們3人拍照
所以我們就留下了這張美照了
石階旁的小紅花
各位,重點還沒走到哦
再繼續走吧
終於走到啦
布里耶內是小亞細亞西部發掘最廣泛的希臘化城市,在當時是城鎮規劃的典範。
它的選址符合亞里斯多德在《五千人的理想城市政治學》中所描述的原則,按照附近米利都城著名的希波達摩斯開發的網格佈局,並裝飾有皮修斯設計的建築。
《Demeter得墨忒爾聖殿》
它是該市最古老的寺廟之一,供奉生育女神德墨忒爾和科雷。
這座寺廟是一座有底蘊的建築,但它的規劃卻很不尋常。古城衛城內的神聖區域,矗立在安特斯之間的兩根多立克柱,具有筆直的柱身,這些柱子矗立在兩級基礎設施上。
在聖地特曼諾斯入口附近進行的考古研究結果發現了雕像底座。此外,根據發現的銘文可以確定這些是屬於修女特馬諾薩和尼科索的雕像底座。
古廟的祭壇位於入口前方。上面有一個前廳和一個四邊形的中殿,在禮拜室的西牆上,為石碑製作的面石上發現了空洞,結構橫向放置於中殿,由於中殿繼續向南延伸,因此其尺寸超過了中殿的寬度。
在寺廟的南部發現了一口用切割石牆建造的還願井,其形狀為方形,深2公尺。
上面照片的解說牌應該就是在說這張照片上那條長長到盡頭的路。
用google翻譯了解說牌上土耳其文、德文、英文三種語文,我還是看得霧剎剎.....
大致上是說:從這塊牌匾所在的位置開始,這條長長的瓦礫堆給許多遊客帶來了一個謎
這瓦礫堆兩側都有石頭支撐,看起來幾乎像青銅時代的牆,但事實上這是德國考古學家於1896年11月至12月在這裡堆積挖掘廢土而形成的。
當時挖掘劇場的土被運到這裡堆放,由於預計該地區不會有重要的古代遺址,因此在這裡堆放碎石也沒有什麼壞處,結果沒想到會在這裡發現任何重要的遺跡,其中一條古老的主街深藏在城牆的正下方。
工人用自卸車將瓦礫從劇院運出,運到土牆上,在六個月後就形成了布里耶內最大的人工山。
如今,它為遊客創造了一個觀賞寬廣的Meander Valley米德河谷的美妙觀景露臺。
這是我站在瓦礫堆上所拍出去的景色。
Sacred Hall聖堂的解說牌。
《Sacred Hall聖堂》
市集的北柱廊是普里埃內最長的有頂建築,長度超過116公尺,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年左右。
這座建築也被稱為「Holy Stoa神聖柱廊」,它高高地聳立在索韋斯特街上方。
路邊有重要城市公民的榮譽紀念碑、多級樓梯和寬闊的露台,從那裡可以通過三級台階進入大廳。
一定要這樣拍一張,哈
對已放置在這裡120多年的大廳倒塌的組件進行了分類,並將各個組件以建築形式重新豎立起來。
在這裡爬三級階梯就可以進入柱廊,正面立面由49根多立克柱式柱組成,高5.2公尺。
多立克柱頭上方是精心裝飾的上層建築,高度超過1.5公尺。
《STREETS SEWERS and STREET WELLS街道、下水道和街井》
城市東西方向的主要街道都是用石頭鋪成的,南北走向的小巷與主要街道成直角相交,由於坡度的原因,它們必須部分建造為樓梯。
各位可以將我拍的這張照片,對照上面那張照片解說牌上左上方的照片,是一樣的地方。
在街道表面還設有廢水渠,用於排放大量雨水,尤其是在冬季大雨期間。
這張照片應該就是解說牌上左下方照片所說的廢水渠。
有些街道交叉口設有公共噴泉,水源不斷流動。
這裡看到的例子是由精細凸台塊製成的擋土牆的西立面上,在多立克式壁龕的噴泉下方有一個水池,水池溢出的水會經由一條排水管排出到街邊的下水道。
我拍的這張照片對照上面的照片,雖然現今有點殘破不堪,但原始的噴泉樣貌大致上還是看得出來。
找了很久,又爬了一段石階後,終於看到這幾根柱子了
而這裡就是雅典娜神殿。
這裡全是散落一地的石柱。
《Athena Tapınağı雅典娜神殿》
雅典娜神殿是古代布里耶內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建築之一,建築海拔約97公尺。
寺廟的建築與古典時期的希臘建築相容,神殿由naos中殿、pronaos前廳和opisthodomos後殿所組成。
它按照愛奧尼柱式建造,有6x11根柱子,寺廟的建築風格是Pytheos皮修斯,他將多立克柱式中的後柱式應用到了愛奧尼柱式中,並在古神廟中使用了24 根凹槽柱。維特魯威在他的《建築》一書中將這座神廟作為愛奧尼柱式神廟的一個例子。
這是一座可追溯至西元前2世紀的祭壇,祭壇曾經裝飾有浮雕。
寺廟位於其西側,西側後方的雅典娜祭祀雕像基座殘骸得以保存,神殿和祭壇之間有一個刻有希臘銘文的門楣。
如今的雅典娜神殿只剩這5根愛奧尼柱。
而這5根愛奧尼柱也是布里耶內遺跡的代表,只要搜尋布里耶內就一定會出現這5根柱子。
而我們也是為了這5根柱子來這裡,哈
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又花大錢包車來,一定要跟這5根柱子多拍幾張
而雅典娜神殿面對的就是這一片肥沃的平原中央。
從高處俯看出去可以看到一大片寬闊平坦的平原。
過去,這片平原所在的地方是一片海,斯特拉波提到:邁安德羅斯河帶來的沖積土使以前位於海濱的普里埃內變成了一座內陸城市。
剛剛在來的路上,車子路過這裡時,往上看可以看到雅典娜神殿的5根柱子。
這裡散落一定的石柱多到嚇人
而當地政府應該也沒多餘的金錢再將所有的石柱立起來,因為這是一件超費時、費力又燒錢的工作
乾脆就讓它們散落一地吧
不然就頂多立個一、二根,看得出原來的樣子就行了吧
《Bouleuterion布勒特里翁》
Prytaneion是市府執行委員會的官方辦公室,這裡也接待了外國外交官,赫斯提亞的聖火日夜燃燒。
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發生了很多變化,至少500名議員可以在這裡找到一席之地。
建築的中間是一座經過修復的祭壇,祭壇上有神的半身像。
《Roman thermal bath complex羅馬溫泉浴場》
溫泉浴場建築群長度超過45公尺,是布里耶內最大的羅馬時期建築。
19世紀建造的浴場結構的一部分建在希臘化時期體育館的北部。
同時,體育館的舊外牆被用作浴室,浴室的四個房間的溫度和功能各不相同。
較小的空間是炎熱和溫暖的區域,較大的大廳用作更衣室或客廳。
建築物北牆外側增設的磚爐段至今仍保留。
19世紀在布里耶內進行發掘的考古學家並沒有挖掘羅馬浴場,因為他們的具體目的是揭示這座城市的希臘化時期的建築。
接著,我們來到了劇院。
1.觀眾區
2.舞台建築 (斯基內)
3.交響樂團
4.榮譽席
5.狄奧尼索斯祭壇
6.舞台
一進到劇院第一眼看到的是舞台大樓,但如今只剩下一層的石柱。
舞台大樓是一個獨立建造的結構,為早期在其前面半圓形的交響樂團區域演出的戲劇提供背景。
舞台大樓原本有兩層,今天只能看到下層,每層三間,下層各間各有一門通往台前。
《Theater劇院》
劇院建於西元前3世紀,它是安納托利亞西部唯一一個沒有添加太多羅馬時期的建築而保存最完好的希臘化時期劇院之一,儘管羅馬時代發生了一些變化,劇院仍然保留了希臘化傳統,在這方面很重要。
按照這段時期的慣例,劇院有50排座位設計,可容納6500人的半圓形觀眾區,依山而建,這在當時很常見。
這裡共有五個飾有常春藤葉的大理石扶手椅座位的榮譽席。
這些榮譽席是獻給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是一位叫Agonethes阿戈尼忒斯(負責組織節日的官員)捐贈的。
如此的致高榮譽的座位,說什麼都要叫媽咪坐上去拍一張
照片右邊拍有到了一半的狄奧尼索斯祭壇,當初竟然沒注意到它,漏掉了它......
在古代,戲劇表演總是同時向神靈致敬,因此與祭祀行為結合在一起。
今日所見的狄奧尼索斯祭壇是重建的。
雖然我沒有拍到狄奧尼索斯祭壇正面,但從劇院上面有拍到狄奧尼索斯祭壇背面。
雖說這劇院可以容納6,500人,但老實說我感受不到這個劇院的壯觀與震撼。
如果跟之前我到過的一些劇院來比的話,這座劇院的規模小了點。
但也有可能經過千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及破壞後,已沒當年的宏偉了。
布里耶內參觀到劇院我們就準備往出口走要離開這裡的。
其實這裡還有我們沒參觀到的點,只是當時時間有限,因為我們還要去米雷,所以不得已要離開這裡了。
《CITY WALL AND EAST GATE城牆及東門》
與著名的雅典娜神殿一樣,城牆是在公元前4世紀建城後立即建造的。
今天,防禦工事在整個地形上仍然清晰可見。
圍牆將定居點圍起來,長2.5公里,其中包括高380公尺的城市山(Teloneia)因此,它是布里耶內最大的建築。
塔樓之間的長直牆佈置得比外面的土地更高,使布里耶內的防禦者能夠從上方觀察敵人。
根據整個防禦系統的不同,塔樓和鋸形突出物以規則的間隔放置,並且直接延伸到建築物的部分被固定。
這個我不知道是什麼哈
不過看起來跟剛剛上面提到的羅馬浴場很像,所以我就當它是羅馬浴場啦
從這裡一直往下走就是出口了,而布里耶內我們就參觀到這裡結束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