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由卡斯塔莫努Kastamonu的縣長 -- 艾尼斯 • 帕夏Enis Pasa所建造。

  過去是舊行政廳,後來才改建為博物館的。


  因為博物館位在山丘上,站在這裡可腑看整個番紅花城的小鎮市容,視野超好的!



  舊行政廳遺址一旁有個鐘塔,展示了土耳其15個城市縮小1/10比例的鐘塔。



  開塞利Kayseri的鐘塔。 



  埃爾祖魯姆Erzurum的鐘塔。



  喬魯姆Çorum的鐘塔。



  伊斯坦堡 -- 朵瑪巴赫切皇宮Dolmabahçe Sarayı的鐘塔。



  阿馬西亞Amasya的鐘塔。



  布爾薩Bursa的鐘塔。



  伊茲米特İzmit的鐘塔。



  伊士麥İzmir的鐘塔。



  埃迪爾內Edirne的鐘塔。



  薩拉熱窩Saraybosna的鐘塔。



  埃拉住Elazığ的鐘塔。



  薩姆松Samsun的鐘塔。




鐘塔的歷史及由來

  1796年出生於此地的伊杰特 • 馬穆德 • 帕夏將軍贈送給番紅花城居民的鐘塔。

  「我贈送鐘塔給各位,願它的鐘聲能傳送到你們的家裡」,由此鐘塔可看出當時精湛的造鐘技術。

  在每逢整點和30分就會傳來宏亮的鐘聲,但我們當天都沒聽到半個鐘聲。




  舊行政廳的背面。



  鐘塔的後方好像是一個軍營。



  墓碑。



  Mezar anıtı是墓碑的意思。



  在1976年一場無名火將此舊行政廳給焚毀,長期成為一座廢壚,在2000年時開始改建工程,到了2007年完工成為歷史博物館。

  很不巧的今天是星期一,通常星期一都是博物館休館的時間,真是可惜了。




  旅遊書上寫道博物館內有展示番紅花城歷史的版畫與照片、鄂圖曼時期的家俱、番紅花城的通商史、傳統工藝、打鐵店及鞋店工作人偶等。



  過去這裡因為綻放叢生番紅花,才以此花名為這座小鎮命名。

  番紅花城最繁盛的時期,是在鄂圖曼帝國的14~17世紀左右,以位居銜接黑海沿岸的亞馬拉斯港與陸城市的通商要衢而繁榮,此地也是前往絲路的必經之地,因此當時是以製作馬鞍與皮鞋為主的商業城市。

  整座小鎮仍完整保留昔日面貌,宛如一座博物館,在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繼續漫步在石頭小路上,細細欣賞古色古香的老房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生天好命養尊處優 的頭像
    生天好命養尊處優

    ♥天生好命|養尊處優♥

    生天好命養尊處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