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第天 天氣
行程:清水坂 二年坂 三年坂
清水寺神道清水坂
就在清水寺前的那條街就是清水坂,這條街可通二年坂、三年坂,最後再到石塀小路哦
滿滿的人潮啊
離開前再拍一張清水寺的照片
清水坂這條路的路名其實叫「松原通」,我查Google地圖時才發現松原通超長的,會叫清水坂應該是最後這一段正好在清水寺前才叫清水坂吧
同時也是清水寺神道。
清水坂兩旁的店家全都是賣紀念品的,而且賣的東西都一模一樣,變化不大 (觀光景點不都這樣),當然也有吃的。
黑壓壓的人群啊
擠滿了整條街
在這裡隨時都會看到穿著浴衣的男女。
但他們不一定是日本人
大隻阿肥的媽咪後來在這間店賣了甜不辣,還滿好吃的哦(忘了拍照)
大日如來座像。
看不出這石頭有什麼特異之處
但上頭掛著「三拾三度參拜」匾額,光看名字就覺得很利害
京都也是歐美遊客很愛來的一個地方,我認為最主要是京都保留了江戶時代的建築,而且是很完整
這種濃濃的東洋味,別說我們台灣人喜歡,自然也很吸引歐美人
讓人又愛又怕的三年坂、二年坂
走了一段路後,會看到往三年坂、二年坂的路標。
而三年坂又叫「產寧坂さんねいざか」。
右轉後我們要去三年坂
在這裡拍空景照感覺根本就是在幫別人拍獨照.....
人多不好拍照,都要花時間等遊客離開,或若發現沒人時就要趕緊拍照,搞得很緊張,我也都笑不出來了.....(覺得很累)
來說說輕鬆一點的話題吧
是關於三年坂的趣聞
相傳平安時代大同三年,清水寺泰產寺就在仁王門附近,信眾以泰產寺求順產及子女平安健康,而將這條通往寺的坂道稱為「產寧坂」。
不過,三年坂與二年坂一樣,被以訛傳訛為在此跌倒 "三年內必死"或"減壽三年"甚至"女生獨身終老"等等荒誕無稽之說,當時在整個江戶時代鬧得沸沸揚揚的,因而衍生不少「瓢簞屋」。
「瓢簞屋」日文翻譯過來就是葫蘆的意思,江戶時代三年坂最大受益者莫過於售賣這"免死葫蘆"的「瓢簞屋」。(等同免死金牌)
若不幸在三年坂跌倒了,只要買個免死葫蘆就可解厄啦
如今在這事事講求科學的時代裡,這種無稽之談已不再有人相信了,但這種趣聞卻會永留傳。
另外,幕末的「明保野亭事件」就在此發生。
根據日本文化財保護法,三年坂被列為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我很欣賞日本對文化的保護,這點台灣遠遠落後日本不及格,我們的政府對文化的保護沒什麼概念,很多地方的文化、建物都是靠當地人士才得以保存,但往往地方的人力及資金又有限,且不是每個地方的當地人有這種保護文化古蹟的意識,再加上政府的忽略,無形中有很多值得被保護的文化、古蹟就這樣消失了.....
接著來到了二年坂。
二年坂跟三年坂一樣有同樣的趣聞
就是走在二年坂時,若不幸跌倒將在二年內死亡,因不喜歡負面名稱,又取「寧」(ねい)字諧音套入,所以又稱「二寧坂」,並與附近的「ねねの道」寧寧之道相呼應。
有三就有二、有二就有一、自然就有一年坂啦
二年坂再來會接一小段的一年坂,是很小一段哦
我不是很確定是哪段但就在照片上這附近吧
而這裡再往前走過去就是石塀小路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