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五)
天數:第天
天氣:
行程:Proclamation Of Independence Memorial獨立宣言紀念館 Porta de Santiago, A’Famosa聖地牙哥城門與炮台 St Paul's Church 聖保羅教堂
Maritime Museum馬六甲海洋博物館
這個有艘大船的是海洋博物館,於1990年初建成的,建築外觀靈感取自於馬六甲海峽沉沒的葡萄牙大帆船《Flor de La Mar海上之花》 船的複製品,由馬來西亞總理Tun博士宣誓就職。
博物館位於靠近馬六甲河口的碼頭街,建於葡萄牙船舶複製品上,高34公尺、長36公尺、寬8公尺。
這個博物館的主要焦點是馬六甲的海洋歷史和作為東部商場的馬六甲的輝煌,它還揭示了馬六甲的海上政治抗議,這證明政治權力的消失失去了一切。
另外,博物館的展覽反映了從馬來蘇丹國到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日本佔領時期在馬來亞的殖民時期的貿易發展,另還展出了馬六甲的繪畫、舊地圖、船模和海事相關文物。
參觀博物館是要門票的,因它不在我們的行程裡所以我們只在外拍照就離開了。
這艘船真的太大艘了,再加上拍照空間有限,所以很難正面拍下整艘船。
我要當上海賊王
海洋博物館的對面是間「Medan Samudera Craft Centre」工藝中心。
雖說是工藝中心,但實際上賣的全是紀念品,另有付費的公廁。
老實說裡頭賣的東西並不精緻,都是一些廉價品,我在一樓稍為看了一些商店後,覺得東西不優也不好逛,所以連二樓都不上想去晃了.....
接下來我們要去聖地牙哥城門與炮台。
一路上隨處可見三輪車。
馬六甲政府怕遊客坐三輪車被吭,所以有立收費標準。
但老實說立這個並沒有多大幫助,因為當遊客要坐三輪車時,司機就會說因路線不同、時間不同,所以價格也會不同
所以各位若要坐三輪車時,司機的報價就自行評估囉
這裡還有人體展呢
我跟富貴姑後來在隔天偷偷跑來看
為什麼要偷偷看呢因為怕我媽咪不同意我們看這個,所以就只能偷偷的跑來看。
Proclamation Of Independence Memorial獨立宣言紀念館
獨立宣言紀念館建於1912年,它曾是馬六甲俱樂部,建築風格結合英國及馬來西亞的獨特元素,上面蓋了一個很有氣派的圓頂。
自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在此宣讀馬來西亞獨立宣言後,改為獨立宣言紀念館。
館內珍藏了爭取獨立前後的相關照片及資料,收藏有手稿、錄影帶、影片及幻燈片,詳細描述了1957年馬來亞首任首相在此宣佈國家邁向獨立的整個過程,極富歷史意義。
獨立宣言紀念館是免費參觀,但我們沒有進去參觀,只在外頭拍拍照這樣。
Porta de Santiago, A’Famosa聖地牙哥城門與炮台
獨立宣言紀念館旁就是聖地牙哥城門與炮台。
不懂獨立宣言紀念館明明就跟聖地牙哥城門與炮台在同一處,但為什麼獨立宣言紀念館前冷冷清清的
而城門前卻一堆遊客搶拍照不論何時經過,這裡就是一堆遊客
1511年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以後,為了防止馬六甲王朝的殘餘勢力反攻,葡萄牙殖民統帥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在聖保羅山下建成這座號稱「東南亞最大和最堅固的堡壘」,以保護自己的臣民和香料貿易。
據說在建造之時所有的石塊都采自爪哇海底的隕石,並以葡萄牙保護神的名字命名為法摩沙堡,城牆厚達10米,牆內設有城樓和炮臺。
1641年荷蘭人攻打馬六甲,在圍城戰爭中曾經重創這座堡壘。
俟1641年荷蘭占領馬六甲後於1670年將它修補擴建,並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名字簡寫「VOC」刻在城門上。
拿破崙戰爭爆發後,法國攻擊英國的同盟國荷蘭,荷蘭將海外殖民地交給英國管理。1808年英國士兵害怕歸還馬六甲後,荷蘭人會利用堡壘對付自己便想趁機拆毀堡壘。
由於斯坦福·萊佛士爵士(開埠新加坡的功臣)和明托爵士的干涉,英國人放棄了拆除計劃,但由於干涉太晚,英國士兵仍將堡壘炸毀得只剩下現在的古城門。
1977年5月12日被當地政府將城門列為歷史遺蹟及受保護建築物。
2003年剩餘的城牆牆基被發現,也列為古蹟進行保護。
當年的炮台現今依然保存良好。
但我總覺得很像假的,哈
往上走就可來到聖保羅教堂。
路上有好幾個棺木。
只是在棺木旁可賣東西也算利害.....
看到聖保羅教堂囉
一直對這裡有攤販覺得很怪也覺得跟這個地方很不搭.....
這也沒辦法,有遊客就會有攤販
St Paul's Church 聖保羅教堂
聖保羅教堂的正面。
因為拍照空間有限,很難整個正面拍下來。
聖保羅教堂位於聖保羅山山頂,最初的建築是一個簡單的小教堂,供奉聖母,稱為Nossa Senhora da Annunciada(恩寵聖母)或Nossa Senhora da Annunciada(山上聖母),由葡萄牙貴族-Duarte Coelho杜阿爾特科埃略建於1521年,以感激聖母保佑他逃脫了南中國海的風暴。
1548年果阿主教將小教堂給了耶穌會,更名為Igreja de Madre de Deus天主之母堂。
同年,聖方濟·沙勿略在此設立了一所學校,並將此教堂作為他前往中國和日本傳教之旅的基地,在一次旅行中,1552年他在中國上川島去世。
1553年聖方濟沙勿略的遺體從上川島運來該教堂暫時安葬,最終葬在果阿,曾埋葬聖方濟·沙勿略的空墓今天仍然存在。
1641年荷蘭佔領馬六甲後教堂歸屬荷蘭歸正會,改名為聖保羅堂,繼續作為荷蘭人的主要教堂。
直到1753年基督堂建成後,聖保羅堂改為世俗用途成為馬六甲防禦工事的一部分,堂內用作墓地。
英國於1824年占領馬六甲後,教堂被用作火藥庫,情況進一步惡化。
兩旁的牆壁放了一整排的石碑。
石碑上的文字大多為葡萄牙文跟拉丁文。
遊客怎麼那麼多啊.....
各位來猜猜這是蝦密
來,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再靠近一點
哇是滿滿的錢耶
這全是遊客投的錢幣跟紙鈔。
突然覺得宗教的錢真好賺全世界都一樣,不管那個宗教。
裡頭也是放了不少石碑。
這裡也可以有攤販真是無言了.....
在1952年,於教堂的廢墟前豎立了聖方濟·沙勿略的雕像,以紀念他到達馬六甲400周年。
雕像祝聖一天後,一棵大樹倒下折斷了雕像的右臂,1614年聖方濟·沙勿略的右臂也被作為聖物同遺體分離。
在這裡可遠眺到海景。
還有眼前的這一群紅色屋頂的房子整齊又漂亮,都沒有違建
時不時還可看到馬六甲旋轉觀景塔升起。
聖地牙哥城門與炮台及聖保羅教堂就參觀到此囉
留言列表